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除了「馬克宏」光環,法國氣候投資進展有多少?

"推動低碳經濟初期,政府主動投入、確保私人融資管道,是降低風險的不二法門。"

文/趙偉婷(巴黎政治學院博士生)
 身為歐盟核心成員的法國,在2015年舉辦聯合國第21屆氣候會議(COP21)前後陸續推出許多減碳政策,像是通過「能源轉型法案」(Energy Transition Law),計劃2030年前減少40%溫室氣體 (以1990年為基準),並同步減少使用30%的化石燃料,將再生能源使用率提高到32%(貢獻四成電力)。

 去年新任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上任以來,更頻頻展現領導國際氣候政治的野心,曾在川普當選後表態大砍環保經費時,親自錄製一段影片吸引美國相關人才投靠。相對於川普充滿保守思維的競選標語「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馬克宏還依樣畫葫蘆地喊出「讓我們的地球再次偉大」(make our planet great again)

投入四領域,「能效」和「基礎建設」居多
 讓人好奇的是,撇開政治語言和公關動作不看,法國的實際進展到底有多少?

 剛上任不久,馬克宏先是宣布啟動「氣候計畫」(Climate Plan),最引人矚目的是禁止限制高排放產業、禁售燃油車輛、2040年前不再開採化石燃料等措施,遠程目標是2050年讓法國經濟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2017年底的COP23甫落幕,馬克宏隨即在巴黎舉辦另一場「一個地球高峰會」(One Planet Summit),邀請50多國領袖與企業領導者齊聚一堂,討論氣候融資與低碳轉型下的新經濟模式,並宣布投入超過10億美元的氣候投資。
2016年法國氣候投資項目,以比重超過四成的「提高能源效率」為最大宗。
 不妨讓數據說話,統整法國內政部資料,再配合法國氣候經濟研究機構I4CE的報告,2011~13年法國在氣候變遷項目上的投資金額,從 26億歐元快速倍增到321億歐元,之後幾年呈現穩定狀態,2013~16年平均投資額約320億歐元,2017年也有315億歐元的水準。

 檢視其投資內容,法國的氣候投資分布區域主要有以下四種:
 1)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發展再生能源。
 3)基礎建設更新(包含交通及建築)。
 4)核能更新及其他溫室氣體減排方案。
 以2016年(合計345億歐元)為例,最多的「提高能源效率」(145億歐元),次多(120億歐元)投入「基礎建設」(特別是交通項目),另有59億歐元用於「發展再生能源」,最少的則是「核能園區更新及減少其他溫室氣體」(21億歐元)。

 分析單項比例,「能源效率」無疑是最大宗,其投資水位從2011年的116億歐元成長到145億歐元。「基礎建設」也從2011年到2013年大幅成長50%,但2014年後出現下降趨勢。「再生能源」的投資力道,則從2011年的86億歐元降至53億歐元,之後就一直維持在此水準。
檢視法國歷年再生能源投資狀況,以2011年為最高峰,隔年起又再加碼生質能源(綠色)。
錢從哪裡來?「公部門」扮演領頭羊
 當然,大家最感興趣的應該還是資金來源。

 調閱資料發現,法國的氣候投資金流包含了:歐盟預算、政府稅收、貨品和服務收入、銀行借貸、金融市場、個人持股等多種公私部門混合來源。中介和執行者則有:國家、企業、公家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仲介等諸多單位。

 從法國的例子不難發現,「公部門」角色極為吃重。2013年開始,法國公部門便率先投入大量資源,確保各種氣候投資順利進行。像是民眾感受強烈的「交通」項目,便有90%資金來自公部門。「建築」部分,公部門也投入了30~40%的高額資金。至於「再生能源」建設,公部門出資比例也從2011年的15%,上揚至2014年的36%。可見推動低碳經濟的初期,政府主動投入、並確保私人融資管道,的確是降低投資風險的不二法門。

 當然,氣候投資不是「做功德」,也得講究效益和報酬率。對法國而言,上述氣候投資具備四重效應:節能減碳、加速能源轉型、促進都市更新與永續發展,還有目前已明顯感受到的:「提升國家聲望」!
法國氣候投資項目的資金來源(左)、執行者(中)和投入領域(右)。
 十年前被金融海嘯這麼一掃,歐洲各國都面臨經濟衰退、購買力下降、市場需求銳減的苦果。此時,打著永續訴求的老舊住宅更新、交通建設、擴充再生能源等投資方案,正好有助於抑制短期失業率。

 但要提醒的是,硬體建設的刺激只有一時,更重要的是如何藉此發展低碳經濟與綠色成長模式,並從此衍生新的專業技術、綠領工作職缺、及投資商機。這也是為何馬克宏要和川普背道而馳,向全球大舉徵求氣候人才的原因。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詹詒絜 2017/11/1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