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低碳交通」系列一:台灣運輸耗能&排碳大體檢!

"大家或許忘了,最古早、也最環保的交通行為,其實是「走路」!許多標榜低碳或宜居的國際城市,除了鼓勵騎單車和大眾運輸系統,更懂得營造友善行人的步行空間。不知今年炒得沸沸揚揚的前瞻基礎建設,除了提升運輸硬體和路網密度之外,有沒有考慮到這點?"
(拍攝:高宜凡)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拜政府今年端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大半經費皆用於軌道運輸)所賜,「交通」突然成了熱門話題。民眾開始關心各地的交通建設(台北有我也要有)、經營狀況(有沒有人在坐)、或其帶動的經濟效益有多少(會不會債留子孫)?可是,你知道台灣每年在這方面消耗多少能源?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當前全球主流的綠色運輸思維又是什麼嗎?

吃油怪獸!運輸耗能&排碳煞不了車

 跟據IEA(國際能源署)統計,運輸部門每年約貢獻全球23%的溫室氣體,全世界將近40%的國家裡,由運輸產生的排碳量皆高居該國之首,而近8成國家繳交的INDC(自主減量貢獻計畫),都含有運輸部門減排措施。


 不只排碳多,更麻煩的是,運輸部門極度仰賴化石燃料(以石油為主)。儘管近年再生能源火熱發展,2014年已可供應全球18.3%能源需求,若單看電力,2015年出自再生能源的綠電也占全球發電量近1/4。然而,唯有運輸部門的「綠化」速度始終遲緩,連當前被公認為環保楷模的德國,其運輸部門的再生能源使用率也只有5%,遠不及綠電貢獻全國近4成電力的成就!
台灣運輸部門耗能過去16年成長12.3%,依舊止不住成長趨勢。
 台灣狀況如何呢?翻開民國105年版的《能源統計手冊》,國內運輸部門能源消費比重,一路從2000年的14.5%降至2016年的12%,看似有所降低。不過,這是建立在過去16年(2000-16)整體耗能增幅逾三成的情況下,若檢視耗能絕對值,去年國內運輸部門共消耗了1,407萬公秉油當量,連年成長的趨勢仍舊沒停,跟「工業」「住宅」和「服務業」部門一樣是台灣耗能的大熱點。

 接著看排碳,當各國極力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度,每年台灣仍將約三成的進口石油用於運輸部門,「嗜油成癮」的症狀僅次於「非能源消費」(多為石油化學工業)。2014年全台共排放約2.5億噸二氧化碳,運輸部門即占3,570萬噸,不僅高於「服務業」(3,290萬噸)和「住宅」(3,170萬噸),比重更僅次於人人喊打的「工業」部門(1.2億噸)。

 盤點下來,無論能源消耗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台灣運輸部門的上升趨勢顯然未見減緩,當我們大談能源轉型、減少化石燃料、甚至國家減碳等宏大願景時,絕對不能漏了運輸部門這塊。
2014年運輸部門排碳達3,570萬噸,比1995年成長快1/4。 (資料來源:105年能源統計手冊

擁車大國!公共運輸使用率待提升

 檢視台灣運輸部門排放不斷上升的原因,在捷運、高鐵、航空等新式交通系統的帶動下,刺激運輸需求大增,應是主因之一。

 過去20年(1995-2015)間,台灣的「鐵路」運輸規模從9,499「百萬延人公里」(10 6 Passenger-kms);攀升至27,111百萬延人公里,幾乎成長了3倍,「航空」成長幅度也超過兩倍(38,247→80,055百萬延人公里),反倒是「公路客運」成長趨緩(16,151→17,573百萬延人公里)。從載運人次來看也有類似情況,「軌道運輸」載運量在過去20年暴增了6.6倍,從2014年起突破10億人次大關,光是台北捷運就貢獻超過7億人次。

 別誤會,公共運輸使用率提升不是壞事,因為這正是對抗空氣汙染和矯正台灣超高擁車率的好方法。環保署統計,交通工具(以柴油車為主)排放的廢氣,是台灣是最主要的移動汙染源,除了多數人關注的細懸浮微粒(PM2.5),車輛廢氣還包括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均是空汙主要成分。因此鼓勵搭乘公共運輸系統、同時減少個人機動車輛,是許多國家共同的交通減碳心法。
台灣軌道運輸旅客自2014年起突破10億人次,過去20年間暴增超過6倍。
(資料來源:105年能源統計手冊,單位:千人)
 可是,要勸老百姓少開車(或騎車),改搭大眾運輸(公車、捷運、火車、客運),並非簡單任務。從官方統計來看,台灣根本是不折不扣的「擁車大國」,每百人擁有的機動車輛數,過去20年從61.8飆高至91.1,2012年還一度創下95.8的歷史新高。受此不利條件影響,國內公共運輸使用率長年盤旋於15%的低谷,難和老百姓最愛的「一台車趴趴走」慣性抗衡,即便交通最便捷的「天龍國」台北市,公共運輸使用率也不過3成多,依舊難跟國際知名綠色城市動輒50~60%的大眾運輸使用率相比。

對抗空!公共運輸&電動車雙管齊下

 曾任台中市交通局長的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教授林良泰解釋,如欲誘導民眾放棄個人載具、轉搭公共運輸,必須具備三個要件:路網完整(硬體設施、班次密集(服務品質)、費用低廉(可負擔成本)。在政府刻意控制物價的政策操作下,台灣目前似乎只在第三點具競爭力(卻也造成公營事業虧損),其他從硬體建設、接駁服務、班次準點等層面,尚有不少改善空間。

台灣人「擁車率」過去20年來一路攀升,幾乎到了人人都有車的地步。
(資料來源:105年能源統計手冊,單位:輛)
 當前國際主流的綠色運輸思維多環繞在:減量(Avoid)、移轉(Shift)、技術改善(Improve)等三大面向,或以運輸系統為導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的都市設計,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即從前兩種想法出發。近年各國競相推廣的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EVs)則屬第三種手段(Improve),直接減少交通運具的能耗和汙染排放,不過台灣目前僅在電動機車取得不錯成績,電動車方面依舊舉步維艱,即便納入廣義綠能車款(如油電混合動力車),2016年也僅賣出8,400台,占全年新車銷量不過2%出頭。

 總之,要止住台灣運輸部門的耗能和排碳趨勢,根本作法不出:抑制私人運具成長、刺激大眾運輸使用率、以及交通載具的節能和升級。國際上已有許多值得參考的有效政策,像是透過法定能效標準汰換汙染車種、用財稅補貼鼓勵換購電動車、含括各種節能運具的公共租賃系統(如YouBike)、時興的共享經濟、許多國家行之有年的「塞車稅」(congestion charge)、甚至提高相關稅賦與停車費等,都可凸顯個人機動車輛與高耗能運具的「外部成本」,誘導民眾採用更節能減碳的交通方案。

 事實上,運輸部門減碳不只牽涉交通行為的改變,更涉及整個城市環境與生活風格。大家或許忘了,最古早、也最環保的交通行為,其實是「走路」!可惜在當前台灣交通環境下,走路卻變成最弱勢、也最危險(或最不得已)的選項。這也是為何許多標榜低碳或宜居的國際城市,除了鼓勵騎單車和大眾運輸系統,更懂得營造友善行人的步行空間。不知今年炒得沸沸揚揚的前瞻基礎建設,除了提升運輸硬體和路網密度之外,有沒有考慮到這點?

繼續閱讀=>低碳交通系列文章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
2017.10.01~30 09:00~18:00 (免費入場)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蓬萊B4倉庫
展覽官網


沒有留言: